水解过程较缓慢,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厌氧降解的限速阶段。在酸化这一阶段,上述第一阶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菌体外,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酸(VFA)、乳醇、醇类等,接着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等。酸化过程是由大量发酵细菌和产乙酸菌完成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机酸。
其实在污水处理行业中,污水处理的效果的好坏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的。比方说生活污水除磷,污水处理的时候需要确定药剂的范围,保证出水水质达到相对比较稳定的水平。通过水处理的经验,根据对某个污水处理污水除磷投加药剂的试验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处理工艺不当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药剂的处理效果及出水的水质。
实践案例,根据某生活污水厂污水除磷的实验,污水处理除磷剂的zui佳投药量约为200ppm,作为实际使用参考。其试验过程的分析:
1、当除磷剂投加量在190ppm以下时,布水池水中未凝聚的悬浮小颗粒物多,矾花小,不均匀,水体浑浊不透亮,泥水分离效果差;
2、当投加量逐步提高200ppm左右时,布水池水中矾花比较清晰有序,水体逐渐透亮,布水池泥水分离现象逐步明显;
3、当投加量继续加大至210ppm-220ppm之间,布水池中矾花清晰可见,形状规则,大小均匀,沉降性能良好,泥水分离效果好,水体透亮;
4、当继续增加投药量,布水池水体逐渐开始颜色变黄,取水样静置沉淀观察上清液,黄色逐渐明显,可能是药剂投加量过大引起的。
污水除磷的试验结果是在进水正常,无污泥回流时所得到的。当污泥回流时,应根据污泥量大小适当调整药剂的投加量,以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因为污水厂内污水量上下波动幅度很大,所以需适时合理的调整药剂的投加量,确保出水效果稳定的同时节省药剂,降低成本。
其实在污水处理行业中,污水处理的效果的好坏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的。比方说生活污水除磷,污水处理的时候需要确定药剂的范围,保证出水水质达到相对比较稳定的水平。通过水处理的经验,根据对某个污水处理污水除磷投加药剂的试验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处理工艺不当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药剂的处理效果及出水的水质。
实践案例,根据某生活污水厂污水除磷的实验,污水处理除磷剂的zui佳投药量约为200ppm,作为实际使用参考。其试验过程的分析:
1、当除磷剂投加量在190ppm以下时,布水池水中未凝聚的悬浮小颗粒物多,矾花小,不均匀,水体浑浊不透亮,泥水分离效果差;
2、当投加量逐步提高200ppm左右时,布水池水中矾花比较清晰有序,水体逐渐透亮,布水池泥水分离现象逐步明显;
3、当投加量继续加大至210ppm-220ppm之间,布水池中矾花清晰可见,形状规则,大小均匀,沉降性能良好,泥水分离效果好,水体透亮;
4、当继续增加投药量,布水池水体逐渐开始颜色变黄,取水样静置沉淀观察上清液,黄色逐渐明显,可能是药剂投加量过大引起的。
疗养院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污水除磷的试验结果是在进水正常,无污泥回流时所得到的。当污泥回流时,应根据污泥量大小适当调整药剂的投加量,以保证良好的处理效果。因为污水厂内污水量上下波动幅度很大,所以需适时合理的调整药剂的投加量,确保出水效果稳定的同时节省药剂,降低成本。
厌氧氨氧化技术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附着性,厌氧氨氧化技术中存在的颗粒污泥和填料使得悬浮污泥很难进行培养。二是该技术需要较高的温度,32℃zui好,低温则不行。三是增殖速度非常慢。城市污水一般存在低氨氮、低温、大水量等特点,而正因为这三个理由,厌氧氨氧化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但厌氧氨氧化技术也有其优势所在。目前主流城市污水脱氮技术存在一大难点,就是能耗高、消耗大。厌氧氨氧化可以把一半左右的氨氮氧化为亚硝酸根,然后在厌氧氨氧化作用下还原为氮气,这对于城市污水处理的节能是非常有利的。众所周知,新加坡的气温较高,很适用于厌氧氨氧化技术,但那里依旧有许多厌氧氨氧化技术工程被废弃,可见该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推广难度之大。所以,将厌氧氨氧化技术彻底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之中还任重道远。一、MBR 工艺生化系统参数设计
1、1污泥浓度
我们在设计膜生物反应器系统时,按照理论要求,一般我们会提议选择较高的MLSS浓度。但从笔者实际工程中的经验,存在如下问题:
①在实际进水有机物浓度低于设计进水水质情况下,MLSS值难以达到设计值,通过减少排泥来维持MLSS值时会造成MLVSS/MLSS值偏低,导致生化池表面产生大量的浮泥,致使生物活性降低,影响处理效率; ②由于MLSS是最基本的设计参数,当实际值与设计值偏差较大时会影响相
关设计参数( 如SRT、空气量) 的准确度,从而影响实际运行效果。
因此,对于进水有机物浓度较高的工业废水,可选取较高的污泥浓度值( ~10g/L) 以尽量增大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 而对于城镇综合污水处理工程而言,由于进水浓度相对不高,宜选取较低的污泥浓度( 6 ~8g/L) 。
1、2泥龄
对于有脱氮要求的城镇综合污水处理工程,SRT宜根据硝化泥龄和反硝化泥龄来计算确定。需要注意的是: 由于系统内的MLSS值较高,因此MBR工艺的泥龄通常较传统工艺长。但实践表明: 过长(30d) 或过短的泥龄均会使膜的TMP增势加剧,而泥龄在20d左右时,跨膜压差增长趋势变缓。因此,泥龄不宜太长,以20d左右为宜。
一般我们建议泥龄在30d左右,看来合适的泥龄还是很重要的。
1、3水力停留时间(HRT)
由于MBR系统的MLSS值较高,以SRT 计算确定的生物池容积较小,相应的所需HRT较短( 7~10h) 。实践证明,如果考虑到系统有较高的硝化和反硝化处理要求时,过短的HRT将难以保证其效果,因此应适当加大系统的 HRT(12h) ,同时可相应降低SRT,有利于控制膜污染。
1、4需氧量和供气量
由于 MBR 反应器内的MLSS浓度较传统工艺高,其混合液的液膜厚度、污泥粘滞度等会发生变化,由需氧量计算供气量时应调整参数α、β和C0值,因此,MBR工艺的理论供气量计算值应大于传统工艺。但是大量工程实践发现,实际生化池供气量小于计算量。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①为了控制膜表面污堵,需要采用空气擦洗来改变膜丝表面液体的流态,大量的擦洗空气使得膜池内的溶解氧浓度极高( 通常其DO值可达8~10mg/L) ,因此从膜池到生化池的大比例回流液( 通常为400% ~500%)使生化池所需的曝气风量降低; ②当实际进水有机物浓度低于设计值时,会造成计算需氧量和实际MLSS值均低于设计值,实际供气量则会远低于计算值。因此在计算供气量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给出一个供气量的区间值,以便于进行鼓风机的配置和风量调节控制。1、我国水源污染及处理现状
我国水资源短缺,全国目前有400 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 多个严重缺水。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 ,属世界贫水国之一。由于水源分布不平衡,更存在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夏天多冬天少的时空差异。然而就在不利的条件下,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不加处理的任意排放,造成水源污染愈加严重,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0 年全国环境质量数据显示,中国的地表水严重污染,七大水系(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和辽河) 受到轻度、中度、重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几年来,重大水污染事件频繁出现,发生率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