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保意识提升,污水处理设备对工业企业、市政设施及住宅小区愈发重要。这些设备通过复杂技术净化污水,但要保障其高效稳定运行,必须掌握相关技术与注意事项。
污水处理设备常见技术类型
物理处理技术
利用重力使悬浮颗粒沉淀。设计沉淀池时,需精确计算沉淀时间和流速。像平流式沉淀池,长宽比宜控制在 4 - 5,以保证水流均匀,提升沉淀效果。借助格栅、滤网等过滤污水杂质。滤网选择依杂质粒径而定,生活污水初沉池前粗格栅间隙一般 20 - 40mm,二沉池后细格栅间隙 0.1 - 1mm。
生物处理技术
依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运行时,好氧段溶解氧需维持在 2 - 4mg/L,过低微生物会缺氧死亡,过高则能耗增加且可能破坏污泥结构。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净化污水。生物膜厚度要合理,一般保持在 2 - 3mm,过厚内层微生物易缺氧。
化学处理技术
添加混凝剂使胶体和细微悬浮物聚沉。不同污水的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不同,处理含重金属工业废水,可能需投加聚合氯化铝,投加量需经实验确定,一般几十到几百 mg/L。常用氯气、二氧化氯和紫外线消毒。氯气消毒成本低但有余氯污染;二氧化氯效果好无残留,但制备和使用要注意安全;紫外线消毒高效环保,不过要求污水浊度小于 10NTU。
污水处理设备技术的注意事项
设备安装调试注意事项
设备基础要稳固且水平,依据设备重量与运行动荷载精确计算承载能力。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 C25,表面平整度误差控制在 ±5mm 内。确保管道连接紧密无泄漏。安装后进行压力测试,污水管道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 1.5 倍,且不小于 0.6MPa,测试时间不少于 10 分钟,压力降不超 0.05MPa 为合格。
运行维护注意事项
定期检测进水和出水水质,包括 COD、BOD、氨氮、总磷等指标。依据水质变化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如进水 COD 升高,可适当增加曝气量或延长反应时间。定期保养水泵、风机等关键部件。水泵运行约 2000 小时全面检修,更换磨损密封件和轴承;风机每运行 1000 小时检查润滑油量并及时补充或更换。
技术升级改造注意事项
升级改造前,全面评估现有设备性能、处理能力与实际需求差距。若处理量增加,需评估设备能否通过改造满足新增水量要求。选择新技术要考虑实际运行环境,部分新型生物处理技术对水质、水温等条件要求严苛,引入前要确认本地污水条件能否满足。
污水处理设备技术涉及物理、生物、化学等多领域,各环节都有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从安装调试到日常维护及技术升级,都需专业知识和严谨态度,以保障设备最佳运行,实现高效污水处理,助力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