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净化处理领域,反渗透设备与纳滤设备都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设备。但很多朋友对它们之间的区别并不十分清楚,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
工作原理大不同
反渗透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反渗透现象。在半透膜两侧,施加比自然渗透压更高的压力,迫使水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渗透,从而实现对水中杂质、盐分等的有效分离。简单来说,就像是给了水一个 “反向的力”,让它把那些不想要的物质留在了一边。
纳滤设备则是利用了纳滤膜的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纳滤膜对不同大小和电荷的溶质具有不同的截留能力,能够选择性地去除水中的二价及以上的离子、小分子有机物等,同时允许部分一价离子通过 。
过滤精度有差异
反渗透设备的过滤精度极高,一般能达到 0.0001 微米。这意味着它几乎可以拦截水中的所有杂质,包括细菌、病毒、重金属离子、溶解性盐类等,产出的水几乎接近纯水。
纳滤设备的过滤精度在 0.001 - 0.0001 微米之间。它主要针对的是去除水中相对较大的分子和多价离子,对于一价离子的去除率相对较低 。
应用领域各有侧重
反渗透设备由于其超高的过滤精度,广泛应用于对水质要求极高的领域。比如电子工业超纯水制备,用于生产芯片等精密电子元件的用水,必须保证几乎没有任何杂质;还有海水淡化,将高盐度的海水转化为可饮用的淡水。
纳滤设备则常用于饮用水的深度处理,它可以在去除水中有害的有机物、重金属和硬度离子(如钙、镁离子)的同时,保留对人体有益的部分矿物质,改善饮用水口感。在一些食品饮料行业,用于原料水的预处理,既能保证产品质量,又能减少后续处理成本。
运行成本有高低
反渗透设备因为需要较高的工作压力,所以能耗相对较高。而且其膜组件的价格相对较贵,更换周期也较短,使得设备的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都偏高。
纳滤设备的工作压力一般低于反渗透设备,能耗也就相对较低。同时,纳滤膜的价格相对较低,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所以运行成本相对较低。
反渗透设备与纳滤设备在原理、过滤精度、应用和成本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区别。在选择使用哪种设备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水质要求、应用场景和预算等因素综合考虑,才能选出最适合的水净化处理方案。